發(fā)布日期:2018-08-28
由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參與的國際科學家小組,研發(fā)出一套系統(tǒng),能夠提高腫瘤非穿透性診斷的準確性,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機會。這一成果發(fā)表在《高級功能材料》期刊上。
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時,為提高圖像準確度,要在研究前向人體引入“造影劑”,以使腫瘤細胞成像更加明顯。但即使是小劑量,也會對人體帶來潛在危險。
基于磁鐵蛋白的注射系統(tǒng)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其核心是磁性的氧化鐵納米離子,被封閉在人體鐵蛋白的外殼內。學院生物醫(yī)學納米材料實驗室客座教授烏利夫·偉德瓦利德說:“許多研究表明,腫瘤細胞會積極‘捕捉’轉鐵蛋白,這是一種負責鐵在血液中運輸?shù)牡鞍踪|。在進入靶形細胞溶酶體的同時,磁鐵蛋白將進一步放大信號。”
“磁標”不僅能夠顯著提高光學和核磁共振成像診斷的質量,還能進行治療。在發(fā)現(xiàn)病變時,電磁場或光能夠對腫瘤細胞的積聚病灶產生影響,這會導致惡性細胞被加熱并死亡。
來源:科技日報



